《中國共產黨黨和國家機關基層組織工作條例》提出機關基層黨組織工作應當遵循的5條原則,其中之一就是“堅持圍繞中心、建設隊伍、服務群眾,推動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進”。處理好黨建和業務的關系,解決“兩張皮”問題,關鍵是找準結合點,推動機關黨建和業務工作相互促進。省生態環境廳宣教政研處黨支部緊扣“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宣教工作定位,扎實推進黨的建設與宣教業務深度融合,取得積極成效。
強化政治引領,把宣教工作的政治屬性夯實。生態環境宣教工作是黨的宣傳思想文化工作重要組成部分,有很強的政治屬性。強化政治引領,是黨的建設的要求,也是宣教工作的現實需要。在學習上,宣教政研處黨支部始終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讀經典、悟原理,支持黨員參加青年理論學習小組、興趣小組,將每月第1周星期五固定為支部“黨的創新理論學習日”,深入學習討論。在實踐中,始終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統攬,按照“分層分眾”原則,深入推進普及宣傳和大眾化傳播,在全國率先探索四川路徑模式。聚焦黨政領導,聯合川臺開展“綠動天府”書記、市長訪談;聚焦青少年,聯合教育部門開展環保小標兵、小記者評選;聚焦農村居民,聯合4家省級部門開展鄉村環保宣講和推介。同時,全面強化陣地宣傳和輿情監測研判,充分運用好負面輿情傳送回復機制,進一步守牢意識形態安全底線。
持續實踐探索,以黨建創新賦能宣教業務創新。克服宣教工作缺少“硬指標”“可深可淺”“可大可小”的認識和局限,堅持把工作中的“彈性”變成不斷創新的“韌性”,不斷賦予宣教工作守正創新的品質。在黨的建設上,以機制創新推動黨建工作規范化開展。構建“5清單1方案”,即1個支部全年黨建計劃清單、4個季度任務清單和1個“五好黨支部”創建方案,細化工作任務;創新形成支部主題黨日活動“1+N”體系,以支部為“1”個主體,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等“N”個主題,邀請多元主體參加,相互碰撞啟發,激發團隊創新活力。在宣教業務上,如例行新聞發布,在全國率先探索形成“全鏈條”工作流程基礎上,先行探索“現場+會場”重大主題發布模式,2023年省市兩級召開發布會120余場,以省政府新聞辦名義舉辦2場。如社會宣傳,著力構建宣教“大格局”,2023年首次實現17家部門共同舉辦六五環境日主場活動,規格更高、影響更大;高規格舉辦“繁榮生態文學、弘揚生態文化,講好美麗中國四川故事”系列活動,邀請茅獎、魯獎作家參與,推動生態環境保護與生態文學創作融合發展走在全國系統前列。如宣傳手段形式,始終堅持“產品意識”,以開發高品質宣傳產品和品牌活動推進宣教工作“虛功實做”,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系統第一方陣。2022年牽頭成功打造獻禮黨的二十大紀錄片《生態秘境》,2023年推進拍攝反映黃河生態環境問題整改的主題微電影,服務和配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
錘煉過硬作風,建設一支能打敢拼的宣教團隊。宣傳任務經常“來得急、要求高、變化快”,面臨瞬息萬變的形勢,這就要求宣教隊伍不僅要有過硬的政治素質、業務能力,還要有能打敢拼的精氣神。宣教政研處黨支部始終堅持“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樹立“一年辦一件大事”“一年上一個臺階”思想,打了一場又一場攻堅硬仗,促使團隊長期保持加班加點的狀態和“戰必勝”的精神。2023年全力保障大運會宣傳、六五環境日主場活動等大型宣傳順利開展,團隊狀態更加奮發昂揚。
(省生態環境廳宣教政研處黨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