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展定點幫扶,是黨中央著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促進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決策。要適應形勢任務變化,聚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深化定點幫扶工作。為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深化定點幫扶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以及省委、省政府關于定點幫扶工作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省直部門和有關單位職能優勢,著力鞏固脫貧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文化和旅游廳認真落實幫扶責任,創新幫扶舉措,提高幫扶實效,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支持定點幫扶理塘縣加快發展。
強化組織推動。文旅廳牽頭與省郵政管理局、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五糧液集團成立了理塘縣聯席幫扶組。組織幫扶單位多次赴理塘縣實地調查研究,召開定點幫扶聯席會議。印發《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定點幫扶理塘縣工作規劃(2021-2025年)》提出文化惠民、旅游提升、產業增收、消費幫扶、服務設施提升、幫村帶戶、文明扶志、黨建引領等8項幫扶工程、21項幫扶行動。同時,文旅廳、省郵政管理局、四川藝術職業學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五糧液集團公司等幫扶單位制定了定點幫扶理塘縣工作任務114項,助力理塘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全面振興有效銜接。2021年6月以來,累計投入和協調各類資金1587.46萬元,其中,文旅廳539.71萬元、省郵政管理局317.17萬元、四川藝術職業學院110.58萬元、成都第三人民醫院70萬元、五糧液集團公司550萬元,加快產業基地、現代醫療園區建設,增強經濟社會競爭力。
強化文旅惠民。抓實文旅發展,指導推動理塘縣入選第三批天府旅游名縣候選縣,并納入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名錄。組織理塘縣參加“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廣東和浙江推介會、2021西安絲綢之路國際旅游博覽會,并納入“太空打卡·安逸四川”宣傳推廣活動,線上覆蓋上億人次。幫助理塘縣持續鞏固“馬術之鄉·天空之城”文旅IP形象,挖掘“大草原”“理塘賽馬會”“理塘鍋莊”“妮熱”等旅游項目10余項,指導舉辦國際馬聯體育賽事、世界高城自行車環城賽等賽事。幫助理塘縣宣傳打造“天空之城”、格聶山和倉央嘉措三大旅游品牌,推進融入大香格里拉旅游環線經濟圈,與雅江、巴塘、稻城等周邊區域合作共同打造宣傳最美G318、G227戶外旅游,并將理塘縣“丁真”及品牌資源融入四川對外和港澳臺的品牌推廣活動。幫助整理當地民族民間歌舞珍貴數字資料庫,對理塘藏戲開展全程搶救性記錄。指導甘孜州理塘縣開展紅軍長征史實梳理和文物征集,把理塘縣俄丁村納入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四川段)建設保護規劃,并將向陽寺納入保護展示項目和四川省第二批革命文物名錄。開展送文化資源下基層活動,為理塘縣捐贈2萬余冊文獻,補充縣城新區圖書館文獻。
強化結對幫扶。幫助理塘縣俄丁村引入建設“噶龘”品牌手工香皂等鄉村車間作坊,帶動當地易致貧邊緣戶近10人就業增收。積極協調甘孜州財政資金69萬元,開展卡娘村村風村貌改建。爭取鄉村振興資金140萬元,修建俄丁村飲水安全工程。對口幫扶的卡娘村、俄丁村分別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榮譽稱號。優選干部蹲點幫扶,選派了廳直系統3名干部到理塘縣掛職,分別派駐甲洼鎮卡娘村、俄丁村擔任駐村幫扶隊員,省郵政管理局選派了1名干部派駐村戈鄉牧民新村,四川藝術職業學院分別選派了2名干部駐濯桑鄉古君村、濯桑鄉業務村,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選派了2名干部派駐君壩鎮仁壩村,五糧液集團公司選派了2名干部派駐木拉鎮乃沙村。優選支部結對共建,確定四川交響樂團黨委下屬的歌劇團和天子國樂黨支部、四川博物院黨委第三黨支部分別與卡娘村黨支部、俄丁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并派出黨建指導組駐村蹲點指導。優選人才專題培訓,先后組織幫扶干部和當地基層骨干赴眉山丹棱、浙江杭州參加新選派駐村干部示范培訓班、東西部協作鄉村振興專題班培訓。同時,組織理塘縣鄉村旅游帶頭人參加全省文化旅游“1+2+X”宣傳推廣體系以及2021年度全省鄉村文旅發展培訓,提升文旅人才專業素養。
強化醫療幫扶。在提升縣域醫療服務能力上用力,2022年,成都第三人民醫院共派駐縣醫院幫扶人員13人,學歷層次均為本科以上,其中碩士研究生5名。“組團式”醫療幫扶工作隊隊長擔任縣人民醫院院長,其余5名隊員擔任縣醫院中層干部。精準對接需求,在心內科、藥劑科、檢驗科、超聲科、放射科、眼科、麻醉科等7個短板科室,實施“師帶徒”行動,言傳身教帶動??漆t生不斷提升醫術技能。同時,開放培訓通道,組織理塘醫療工作人員到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免費進修學習,高效培養理塘本土人才。截至目前,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參加了30余次下鄉巡回醫療義診活動,參加了“賽馬節”“省委巡察組扶貧項目”“理塘縣黨代會”等重大活動的醫療保障工作。
強化教育幫扶。在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上用力,根據“理塘所需、川藝所能”幫扶原則,四川藝術職業學院繼續發揮高校教育優勢,投入8.1萬元,免去5名從理塘縣特招學生的學雜費、住宿費和生活費等一切費用,并為他們爭取獎學金和助學金,畢業后為他們推薦就業,切實發揮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學院投入19萬元建設理塘縣文旅融合多功能廳項目,促進理塘縣文化資源開發。同時,以理塘縣招收的貧困學生澤仁桑珠的真實故事為原型,投入120余萬元打造校園民族歌舞劇《甘孜雪蓮》,今年6月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首演。同時,采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為理塘縣11名干部群眾提供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專業素質和業務技能。
強化產業幫扶。在保障民生事業上用力,堅定走深走實生態綠色農業發展道路,打造“極地果蔬”農特產品品牌,以濯?,F代農業示范區康藏陽光、盛煌農業等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打造“極地果蔬”前端農特產品進港澳臺、大型商超等渠道平臺為主,內部供應為輔的供銷體系。同時,充分發揮木拉“糧倉”的優勢地位和功能作用,大力建設“菜籃子”蔬菜基地,建立以供應理塘縣人民群眾日常生活所需蔬菜為主前端品牌蔬菜為輔的蔬菜供應基地,并輻射銷往到稻城、巴塘、雅江等周邊縣份。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寄遞物流體系建設,深化“郵快合作”“交郵合作”,依托運輸“金通工程”提升農村地區快遞快件覆蓋深度,切實助推理塘特色產品寄遞銷售,滿足理塘群眾用郵需求。截至今年10月,理塘縣快遞發件量達11萬件,投遞量達115萬件。
2021年理塘縣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1.83億元,同比增長6.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7億元,同比增長20.1%;全縣貧困發生率從38.1%降至0,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脫貧攻堅先進縣”“全省三農工作先進縣”“藏區工作先進縣”。2021年縣人民政府獲黨中央、國務院“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文化和旅游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