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四川省農科院作物所駐村工作隊在平昌縣東龕村組織開展“走進田間課堂 探索種子奇跡”主題科普實踐活動,平昌縣江家口鎮中學初二(2)班師生走進田間地頭,開啟一堂別開生面的農作物育種科普課。
活動中,小麥專家鄭建敏以生動的圖文,系統講解小麥從種植到加工的全鏈條過程,深入闡釋小麥在白酒釀造、膨化食品生產中的創新應用,以及雜交育種的關鍵技術路徑,激發學生對農業科研的濃厚興趣。駐村第一書記張浙峰帶領師生走進“平昌縣糧油作物高產高效品種和技術集成示范”項目田,詳細介紹彩色油菜、菜油兩用型油菜的生長特性與品種優勢,鼓勵學生樹立科學思維、提升科學素養。
在小麥試驗田,駐村隊員袁俊引導學生觀察不同品種小麥的形態差異,同學們熱烈討論植株高度、麥穗形狀等特征。最令學生興奮的是實操環節,大家在科研人員指導下,親身體驗小麥雜交去雄的規范操作,通過動手實踐,對小麥、水稻、玉米、油菜等糧油作物育種有了直觀認識。
此次科普實踐活動將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既普及了糧油作物育種知識,提升學生對農作物品種的科學認知,又增強了珍惜糧食的意識。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在青少年心中播下農業科研的種子,為鄉村振興注入科普教育新動能。
(省農科院作物所駐村工作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