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落實的關鍵在基層。這就要求高校基層黨建要緊貼教學中心,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否則,黨建工作與教書育人就會成為“兩張皮”。那么,高校基層黨建如何做到求真務實,守正創新?怎樣防止和克服“兩張皮”現象?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金鑰匙”。2013年以來,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測繪地理信息學院開始開展工學交替,讓師生參與完成企業真實生產項目,提升技術技能,服務行業發展。學院黨總支針對測繪項目多在野外,實施過程中項目多、地域廣、師生散、條件差,存在管理難、育人難、協同難和生產質量要求高等問題,堅持黨建引領,推行變革型組織建設,打造混合型組織、組織立體運行,實踐探索“三建三引三攀”珠峰工作法,全員、全過程、全方位向上“攀”,促使黨建工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育人力、生產力、服務力,破解“三難一高”難題,著力解決在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實踐中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問題,已成為立德樹人、鑄魂厲行的有益嘗試。
一、黨支部建在項目上,黨旗引領全員鑄魂厲行,攀登對黨忠誠珠峰。教師黨員、學生黨員混編臨時黨支部,一個項目、一個臨時黨支部、一套支委;堅持黨建帶團建,非黨員團員學生全體參加臨時黨支部活動,混合型組織形態增強黨建帶團建活力;全員集中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技術研討、技能交流。學院黨總支利用微信群、QQ群等建立網絡型臨時黨支部工作群,開展指導和檢查。臨時黨支部與企業黨支部以項目為載體建立“黨建協同”機制,就師生管理、生產項目、困難訴求等進行協調。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黨員在一線奮勇爭先,團員在一線深受教育,實現黨建、業務、育人從物理融合到“擰成一股繩”化學融合的轉變,使理想信念進靈魂。
二、思政建在課程上,黨性引領全過程樹己樹人,攀登卓越能力珠峰。黨總支以錘煉能力本領為目的,以課程思政為抓手,將黨史、行業、工匠文化等融入課程,將專業理想、精神傳承與黨建工作深度融入工學交替,讓黨員、團員能力和素養得到浸潤提升。工程測量專業、《控制測量》課程、工程測量教師團隊已被認定為四川省“課程思政”示范專業、示范課程、示范教學團隊。學生就業率連續多年達到98%以上。師生黨員、團員在教與學中全面體現思想性、實踐性、先進性、紀律性,實現黨性修養與立德樹人在卓越能力提升中融合,使核心價值進頭腦。
三.結對建在行業上,黨風引領全方位德技并修,攀登服務中心珠峰。與行業黨支部結對,共同開展學習四史,學習建黨精神、新時代水利精神、測繪精神、工匠精神,學習行業工作部署,緊跟行業最新發展,對接行業最新需求,增強服務行業能力,鑄煉黨總支黨風、作風,建強團隊能力。與黑龍灘水庫管理站黨支部結對,共同學習由學校老一輩教師和仁壽人民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共同戰天斗地形成的黑龍灘精神,開展思政現場教育;組織學生到黑龍灘大壩開展認識實習、變形觀測實訓。在與行業黨風、作風標桿黨支部結對中,實現為教師、學生、學院“充電”,使從嚴作風進行動。
測繪地理信息學院黨總支以自我變革建強支部堡壘,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永葆基層黨支部的先進性。以精神引領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堅定鑄煉黨員追求卓越、攀登高峰精神,以從嚴黨風提升過硬作風,錘煉形成“忠誠信仰紅、服務水利藍、卓越工匠金”的隊伍,永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
(四川水利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