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和黨建’破解了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問題,推動了機關黨建工作提質增效。”今年,萬源市在市直機關先行創建以推動黨建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以助力建設“生態福地·和美萬源”為目標的“融和黨建”品牌,實現高質量機關黨建引領推動高質量發展。
建“融和”之站
“‘和美驛站’開啟了黨建為魂、業務為本的創新之舉,喚醒了塵封已久的行業發展歷史記憶,滿足了辦事群眾及單位干部職工共享之需。”市農業農村局機關黨委書記茍丕超道出了許多市直機關黨組織書記的切身感受。
為提升“融和黨建”直觀感與引擎力,萬源市出臺專門文件建設“和美驛站”,市直機關黨委(總支)按照紅色陣地、精神祠堂、服務中心、共享空間“四大功能”布局,利用會議室、黨員活動室等陣地,厚植“抓紅色黨建、做紅色傳人”“凝心鑄魂、精神引領”“黨的溫暖、家的溫馨”“共享物品、共享技能”等元素,配置雨具、充電寶、血壓計等共享設備,讓“和美驛站”發揮“一室多用、驛站多能”作用。
造“融和”之勢
“現在干部職工太卷了,工作起來都像打了雞血似的。”許多部門黨組(黨委)書記由衷感慨,“創建‘融和黨建’實現了單位‘點鉚’向爭先打卡、領導‘點兵’向主動請纓、組織‘點穴’向自我約束‘三個轉變’。”
為夯實創建“融和黨建”思想基礎,市直機關黨委(總支)綜合黨風廉政建設、意識形態等工作,鮮明提出“融和黨建”創建主題,并利用過道、梯間及辦公室等墻面空間,以圖文并茂方式鎖定目標任務及推進措施,同步開展“學身邊永開、守一生信念”“和美機關”“和美干部”等培樹活動,讓黨員干部職工在潛移默化中常省“庸懶慢亂”之害、常思“急難險重”之責、常踐“比學趕超”之行。
提“融和”之效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3.26億元,同比增長4.1%”“地區生產總值達70.2億元,同比增長5.5%”“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6.3%”……今年以來,市級部門(單位)捷報頻傳。
萬源市認真落實“三級五崗”責任清單,建立年初明責—年中促責—年末驗責“三責”閉環運行管理體系,細化基礎工作、重點工作、創新工作“3張清單”36項初始指標,開設“融和黨建”講堂,舉辦市直機關黨委書記專題研討班,推行機關黨建“季會”制度,推動形成黨建與業務工作謀劃“一盤棋”、部署“一紙文”、推進“一把抓”、督導“一批人”、考評“一把尺”的“五個一”工作模式。
重“融和”之評
“黨建與業務工作必須均衡用力”“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這次差點被評為‘企鵝’”……“融和黨建”堅持把黨建與業務工作任務分到“神經末梢”、落到每個“細胞”,市直機關黨委(總支)自發開展對標上情“抬頭看”、取長補短“側頭看”、督促檢查“回頭看”、工作銷號“低頭看”。
萬源市精心設置“融和黨建”工作考評結構模型,按照“3張清單”與日常考評、專項考評、述職考評“雙向”50:30:20加權計算辦法,優化“基本底分+激勵加分+差評減分”計分辦法,凡年度考評排名末位的單位黨組織和黨組(黨委)書記、機關黨委(總支)書記1年內不得評先選優。
“‘融和黨建’抓在前,機關黨建作示范。”萬源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何飛表示,“以高質量機關黨建帶動全市基層黨建工作提質增效,戮力做好抓黨建促發展、促振興、促治理、促和美‘四篇文章’,為建設‘生態福地·和美萬源’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萬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