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江縣積極推進新時代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建設,通過“完善治理體系、凝聚三方合力、健全長效機制”,解鎖小區治理“密碼”,不斷筑牢城市治理根基。
完善治理體系,提升組織引領能力。一是全覆蓋建立黨組織。開展小區黨組織建設攻堅行動,新建小區黨支部213個,形成“小區(網格)黨支部+樓棟(院落)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三級組織體系,實現小區治理有核心。二是推動成立自治組織。探索“黨建+自治”模式,成立小區業委會218個、物管會94個,引導業主參與小區事務協商,實現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有效激發居民自治活力,提高小區自治水平。三是建強物業服務組織。深入推進“紅色物業”,建立中江縣物業服務行業黨委,大力推行“黨建+物業”工作模式,積極開展“標桿物業企業”“星級滿意物業”創建活動,以黨建引領促物業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凝聚三方合力,不斷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充分發揮“頭雁”效應。按照“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工作熱情高”的標準,選派18名退職未退休領導到物業矛盾糾紛突出的小區擔任黨建工作指導員,推動小區治理和物業服務提質增效。二是大力發展志愿者隊伍。統籌整合黨員干部、駐區機關等多方力量,用好用活“雙報到”,組建“繼光精神耀黨旗”等黨員服務隊56支,今年以來開展糾紛調解、禁毒反詐、安全巡查等志愿服務活動350余次。三是積極孵化社會力量。引進“智慧之心”平臺,吸納愛加一社團、縣域金融機構等社會團體和企業定點入駐,引入社會專業服務隊3支,培育孵化社會組織5個,統籌社會力量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健全長效機制,激發小區內生動力。一是建立聯席議事制度。建立社區、小區黨組織、物業、業委會“四方聯動、協商議事”聯席議事制度和業主訴求跟蹤處理制度,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集體研判問題,制定整改措施,打通服務居民“最后50米”。二是構建多元共治機制。推行社區“大黨委”機制,大力整合各類資源,探索聯創機制,將駐區企事業單位、網格員、志愿者等力量納入社區管理服務體系,構建“小區黨組織+業委會+物業公司+其他組織”的“1+2+N”的新型共治機制,推進小區實現多元共治。三是探索智慧治理機制。加快智慧社區平臺建設,為社區居民提供辦事指南、調查統計、政策咨詢、社區事務等服務,不斷提高居民的獲得感和滿意度,目前已建成智慧小區71個。
(中江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