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針對黨員教育培訓覆蓋不全面、需求不對路、師資不過硬等普遍共性問題,堅持政治統領、重心下沉、全面創優,以健全制度機制破題,以創新手段載體增效,不斷提升黨員教育培訓質效。
瞄準重點群體攻堅,解決“覆蓋不全面”問題。一是針對農村老齡黨員群體上門送學。整合駐村工作隊、黨員志愿者、網格員等力量組建送學小分隊1530支,對年老體弱、行動不便老齡黨員上門送學5.3萬余人次、發放學習資料6.7萬余份。二是針對流動黨員群體協同促學。全覆蓋發放流動黨員《黨員學習教育登記卡》2.1萬本,流入地黨組織靈活抓好流動黨員就地培訓,流出地黨組織利用流動黨員集中返鄉時節開展培訓1430余場次、培訓黨員1.3萬余人次。三是針對兩新組織黨員群體一線辦學。在車間班組、商圈樓宇、產業鏈條等一線開設黨員教育培訓微課堂,通過黨員微課、周末講堂、夜話沙龍等形式舉辦“共學黨的二十大”等培訓1600余場次。
針對關鍵環節提質,解決“需求不對路”問題。一是抓調研,精準問需。通過問卷調查、座談交流、網絡媒體征求意見等方式,廣泛征求培訓群體對師資課程設置、培訓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實際需求,各級辦班主體收集意見建議230余條、吸收采納合理化建議100余條。二是抓謀劃,因人定策。精準分析不同群體類型特點、培訓需求,堅持“一類一策”制定培訓方案,探索推行培訓方案逐級備案審查制度,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抓載體,靈活施教。打造永豐村“永豐里”教學點、黑龍灘陳列館教學基地,三蘇祠精品教學路線,堅持“課堂+基地+教學點”實訓模式,綜合采取課堂研討式、互動式、情景式和現場觀摩式、沉浸式、體驗式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舉辦各級各類黨員教育培訓83班次。
著眼授課力量補短,解決“師資不過硬”問題。一是分類型遴選建庫。從全市不同行業領域擇優遴選政治理論、革命傳統、形勢政策、工作實務、典型事跡等類型優秀黨員教育師資建立市縣兩級師資庫,共選聘市級師資79名、縣級師資215名。二是分階段培訓提能。聚焦培訓主題選擇、備課要求、講授方法等方面,制定市縣兩級黨員教育師資全覆蓋輪訓計劃,已舉辦各級師資培訓班7個、培訓師資95名。三是分重點管理考核。制定黨員教育培訓質量評估表,培訓結束后由參訓黨員按照培訓設計、培訓實施、培訓管理3大類10項指標進行評價打分,評估情況作為師資調整重要依據,對聘任期內未邀請授課的、考核不達標的予以調整。
(眉山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