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壩州壤塘縣實行分級分類培訓、多元教學模式、加強平臺建設三種方法,切實提高黨員教育培訓工作質量,推動黨員教育培訓學用轉化,增強培訓實效。
分級分類培訓,提升教育培訓“精度”。針對農村、機關等不同類型黨員培訓需求,統籌全縣各部門資源結合縣委“155”發展戰略和“4332”產業發展思路,對應制定教育培訓計劃,將黨的建設、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19個方面納入培訓計劃,打造“訂單式選學”課程,發放學習資料,全縣53個村(社區)發放學習資料15000余冊。實現每名農村黨員掌握1至2門實用技術,在學習黨的政策同時,解決千余名農村黨員創業就業問題,讓黨員教育“更有效”。
創新教學方式,強化教育培訓“深度”。“線下+線上+實踐”模式提升黨員教育培訓效果。線下舉辦專題黨課180余場,常態開展“三會一課”等活動進行教學,精品打造宗科鄉紅色教育基地、中壤塘傳習創業園本地教學點;線上依托各種網絡平臺推送黨內重要法規、系列重要講話等信息260余條。將“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組織黨員干部赴浙江、青海、阿壩縣等地學習,開展培訓60余期,做到“研討、考察、實踐”相結合,讓黨員教育“更有質”。
強化平臺建設,拓寬教育培訓“廣度”。制發《壤塘縣鄉鎮黨校建設實施方案》,在11個鄉鎮按照“9有”標準高站位建設成立鄉鎮黨校,利用各村(社區)黨群眾活動中心,建設黨校教學點53個,構建“鄉鎮黨校為主體+村教學點為支撐+實踐基地為補充”的全覆蓋黨校主陣地。加強鄉鎮黨校“師資庫”建設,充分吸納全縣優秀骨干、基層黨組織書記、先進典型、優秀黨員、致富帶頭人、技術能手等,讓農村黨員干部在“家門口”就能強學習,長技能,在實踐工作中提升自我、幫帶群眾、助推發展,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讓黨員教育“更有力”。
(阿壩州壤塘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