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安市武勝縣堅持把黨員教育培訓作為提高黨員政治思想素質的重要舉措,按照“缺什么、補什么,干什么、學什么,需什么、講什么”原則,構建“三個三”工作法,推動新時代黨員教育培訓工作提質增效。
突出“三個強化”,推動黨員教育常態長效。一是強化工作統籌。充實調整黨員教育培訓聯席會議成員單位及成員,完善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黨員培訓工作。截至目前,召開聯席會議4次,協調解決問題20余個。二是強化政治引領。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重要指示精神等納入各級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必修課,深入開展主題教育,組織黨員干部開展集中學習4000余次、專題研討500余次。三是強化考核管理。將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重要內容,印發責任、任務、問題“三張清單”,實行年初計劃、季度督查、半年小結、年終考核機制,將培訓考核成績列入年底評先評優重要依據。
建好“三個平臺”,推動黨員教育融入日常。一是建好黨校平臺。依托武勝縣委黨校,整合縣內60余名黨政領導干部、鄉土人才、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和20余名重慶專家學者作為黨校兼職教師,同時與周邊8所黨校建立教育培訓合作機制,推動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共用共建。二是建好線上平臺。精心打造本土線上教育平臺,依托“武勝黨建”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推送政治理論、形勢政策、黨務知識等內容300余次,讓黨員隨時隨地都能接受教育。三是建好紅色平臺。完善“特色+環線”教學設計,將武勝•紅色文化園、王璞烈士紀念廣場等18個黨員教育培訓點“串珠成鏈”,構建“黨校+基地+教學點”的立體式培訓模式,引導黨員重溫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精神。
創新“三種模式”,推動黨員教育走深走實。一是創新“送學+宣講”模式。組建“送學小分隊”20余支,開展“送書上門、送學上門”活動200余次,為行動不便的黨員送去學習資料,讓每名黨員在學習教育上“不掉隊”。充分發揮黨校教師、教育工委、團委等職能作用,組織開展面對面宣講、點對點服務活動700余次。二是創新“指導+示范”模式。采取個人申請、單位推薦、組織核查方式,擇優選派92名優秀黨務工作者擔任兩新組織黨建指導員,進企進社蹲點服務,有效提升兩新組織黨員教育水平。三是創新“技能+實踐”模式。開展現場教學,先后組織50余名黨校教師、“土專家”等深入農業產業基地、田間地頭、農家小院等,開展技能技術培訓70余場。組織廣大黨員到基層治理、文明創建、鄉村振興等一線工作中服務群眾,開展環境整治、安全宣講等志愿服務800余次。
(廣安市直機關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