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安市武勝縣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圍繞“一極四地”工作思路,深化黨建引領,串聯優質資源,積極探索毗鄰地區黨員教育管理新路徑,助推毗鄰地區黨員教育管理“共建共享共贏”。
平臺共建,溝通交流常態化。以邊界鄉鎮為主體,完善常態化溝通機制,與重慶市合川區、潼南區毗鄰鄉鎮簽訂黨建共建協議12份,累計召開聯席會議19次,43名鄉鎮科級領導參與流動黨員管理、黨員冬春訓等工作協商40余次。按照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原則,建立邊界黨建微信群22個、QQ交流群19個,通過“云端課堂”累計推送政治理論、黨務知識、經驗信息等內容500余條,共同舉辦黨史知識競賽4期,積極營造出川渝共建、互學先進、經驗共享的濃厚學習氛圍。
資源共享,理論學習多元化。充分挖掘王璞烈士塑像廣場、華鎣山起義烈士紀念館、合川盧作孚故居、金子沱武裝起義紀念園等邊界紅色資源,開展黨建聯建主題黨日活動20余次,教育黨員580余人次。整合縣內50余名黨政領導干部、鄉土人才和20余名重慶專家學者作為黨員教育師資庫兼職教師,聯合打造21個黨員教育精品課程,與重慶市合川區、潼南區等毗鄰地區縣級黨校建立教育培訓合作機制,聯合舉辦川渝毗鄰地區基層黨員專題培訓班4期,推動實現優質教育平臺共用互通。
合作共贏,邊界發展實效化。成立12支邊界黨員聯合志愿服務隊,攜手化解毗鄰地區人員矛盾、土地糾紛30余起,幫助邊界群眾辦理實事86件。組建毗鄰地區產業聯合黨組織,搶抓建設重慶產業協作配套聚集地、合川龍市、肖家“三園共創”機遇,發展訂單農業,樂善、中心等鄉鎮與重慶曾巧食品廠簽訂《榨菜種植協議》,采取“種苗供應+技術指導+保底收購”模式,種植榨菜等4000畝,年產量達8000噸,提供就業崗位300余個,帶動周邊2萬余名群眾增收致富。
(廣安市武勝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