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瀘縣縣委縣直機關工委秉持“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引入“全周期管理”理念,精心構建黨員發展、教育、管理、監督的閉環體系,全力推動機關黨員隊伍建設邁上新臺階。
嚴把黨員發展“準入關”。強化發展黨員黨支部初審、機關黨委復審、工委終審“三級聯審”機制,嚴格執行“1+2”培養程序,即每名發展黨員由1名入黨介紹人聯合2名黨員導師共同培養,確保黨員發展有“量”更有“質”。堅持“理論測試+黨性答辯”雙考模式,自2022年以來,共組織130余名發展對象進行閉卷測試與組織談話,通過率達98%。
激活能力提升“強引擎”。搭建“必修+選修”課程框架,每年開展不少于32學時的政治理論輪訓。打造“紅色講堂+實踐課堂”雙平臺,多部門協同開發川江家風館等沉浸式本地紅色教學路線3條,聯動組織公文寫作、悅讀分享、黨務練兵等硬核比拼8場次。實施“老帶新”“師帶徒”工程,促進政治傳承與業務傳授深度融合、同頻共振。
構筑紀律規矩“防火墻”。建立“四好”黨員“健康檔案”,細化紀律作風、履職踐諾等5類24項指標,強化季度調閱預警管理,推動黨員轉作風、守紀律、做貢獻。開展“黨性體檢”,黨員對照“四個合格”標準自查互評,累計提醒談話200余人次,培育選樹“兩優一先”61名。推行“八小時內外”雙重監督,建立廉潔家訪風險防控機制,將監督范圍延伸至生活圈,永葆黨員隊伍清廉本色。
(瀘縣縣委縣直機關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