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以來,內江市出現了持續性高溫晴熱少雨天氣,抗旱形勢異常嚴峻。旱情就是命令、責任就是泰山,為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和農業生產,內江市水利系統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迅速把抗旱一線作為加強黨性錘煉、踐行初心使命的主戰場,讓抗旱減災工作成為“甜城先鋒服務標兵”的具體內容,以實際行動筑牢抗旱減災的“紅色”屏障。
沖鋒在前顯擔當
2022年8月2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按照《內江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及時啟動了四級抗旱應急響應。8月14日,升級為三級抗旱應急響應。面對嚴峻的旱情,市水利系統把工作力量前移到抗旱最前沿,形成了由黨委牽頭、支部(總支)聯動、黨員干部帶頭的抗旱局面。黨委書記、局長郭英動員全體黨員干部暫停休假、火速集結,及時組建由局黨委班子成員任組長的5個工作組參與抗旱救災,進村入戶指導,全面摸排轄區內農村居民飲水現狀,靈活采取就近協調用水、應急調水、應急送水、錯時供水等保供措施,有效解決了群眾反映涉及8個村的飲水問題。
市水利系統堅持黨建引領,建立完善以黨員志愿者為主要力量的抗旱減災先鋒堡壘,在抗旱一線樹旗幟、亮身份、作表率,把抗旱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來抓。連日來,水利系統各支部(總支)結合主題黨日活動,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基層開展節水護水宣傳、“盛夏送清涼”和“311”聯系幫扶等主題志愿服務活動10余次,向群眾和企業發放《節水倡議書》、贈送防暑降溫物資,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節水、護水、保水志愿活動中來。
鐵肩擔責強保障
旱情發生后,市水利系統各級黨組織立足“防大旱、抗長旱”,按照“先生活、后生產”的原則,科學制訂保水供水方案。農村水利黨支部研究制定水庫抗旱應急預案和供水計劃方案364個,主動派出專家技術組現場指導,及時搶修溝渠1.7萬米,組織提灌站960處、提水4600萬立方米;采取水庫聯網供水、分時段供水等方式,累計放水3918.69萬立方米;從沱江、大清流河、小青龍河、濛溪河、隆昌河等提灌抽水1161.5萬立方米,有效緩解了上下游區域伏旱災情。
同時,牢固樹立“大旱必有大澇”的思想,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內江水文中心黨總支派出一支由5名黨員組成的技術測量隊,在連續十幾日高溫的作戰下圓滿完成沱江內江市主城區約20公里地形測量工作,并積極研制主城區洪水淹沒預警動態演示系統,為下步防汛抗旱減災工作提供更加精準的預警、預測、預報技術支撐。
苦累不言甘奉獻
市水旱災害防御中心作為全市防汛抗旱的重要技術支撐部門,7名工作人員中共有6名黨員。自啟動抗旱應急響應以來,他們勇挑重擔,任勞任怨,24小時連續駐守在值班室,先后制發《風險預警提示單》15期,發送高溫安全防范提示短信8.64萬條次,對做好高溫防火安全、抗旱減災等工作進行提示安排。及時建立“抗旱信息報送微信群”,嚴格落實旱情監測每日一報、抗旱行動每日一報,強化信息實時共享和動態會商研判,及時掌握摸清旱情,確保科學決策、有序指揮調度。
共產黨員、水旱中心主任段秀林是一名已連續13年奮斗在水旱災害防御戰線上的技術骨干,今年繼續請戰堅守于抗旱第一線,不分晝夜、連續作戰,憑著扎實過硬的專業知識、高度負責的工作態度,帶領中心全體干部及時掌握災情動態,做好上傳下達工作,確保信息和指令落實到位。
下一步,市水利系統將持續發揚“敢想敢干敢成”精神,增強“善想善干善成”本領,始終站在群眾身邊,在抗旱減災一線踐行初心使命,一心一意為群眾排憂解難,以實際行動為抗旱減災做出內江水利人應有的貢獻。
(內江市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