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成都市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正處于全城靜默,鑒于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同時為持續做好應急處置工作,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啟動了極端情況應急預案,分批駐廳值班,強化力量統籌。屋漏偏逢連夜雨,9月5日12點52分,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突發6.8級地震,多地均有明顯震感,給甘孜瀘定、雅安石棉等地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作出批示要求,國務院抗震救災指揮部工作組即刻趕赴災區。省委省政府啟動一級地震應急響應,召開緊急會議調度一線,第一時間趕赴災區實地查看災情,立即組織省抗震救災指揮部會議,對搶險救災任務作出具體安排。以省長任總指揮長、省政府分管副省長任指揮長的省“9·5”瀘定地震抗震救災省市(州)縣前線聯合指揮部迅速成立,協調組織各成員單位、集結力量資源投入抗震救災。
地震發生后,應急廳立即響應,在崗值守的同志火速出發奔赴地震災區,經廳機關黨委研究決定,成立了中共四川“9·5”瀘定地震抗震救災前線聯合指揮部四川省應急管理廳臨時黨支部,在地震災區一線豎起了鮮紅的旗幟。支部每位黨員肩扛職責使命,迅速參與到前線聯合指揮部各工作組抗震救災具體任務中,爭分奪秒組織搜救,緊鑼密鼓轉移群眾,多方協調匯集信息,晝夜作戰撰寫報告,四處奔走籌備會議。大山的秋夜寒風刺骨,聯合指揮部的帳篷里燈火通明,支部同志們滿眼血絲、面容憔悴,但心中牽掛著等待救援、急需安置的受災群眾,疲憊的身影依舊忙碌著。
第一批抵達震中磨西鎮,轉戰瀘定、石棉兩個災區,連續靠前奮戰12個晝夜的曾凡偉同志是第一批申請加入臨時黨支部的黨員,他說:“我有20年黨齡,從事相關工作也有十幾年了,經驗告訴我在重特大自然災害搶險救援中,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是非常明顯的,特別是成立臨時黨支部,會對參加搶險救援的黨員干部群眾起到極大的鼓舞作用。這次地震搶險救援成立臨時黨支部我是第一個報名的,在大災大難面前,只有黨組織的號召力是無窮的。”
“地震發生后的第一個晚上特別冷,在去的路上天空還飄起了雪花。”參加工作6年,卻有11年黨齡的張劉同志回憶道:“走得急,順手就帶了一件薄外套,9月的天,我卻渾身都在打顫,沒想到山里的夜會這么冷。熬到半夜實在悶得慌,走出帳篷透透氣,結果發現席地睡覺的消防員們,他們沒有被子甚至沒有墊子,就直接躺在冰冷的地上睡著了。當時那個場景深深地觸動了我,是什么力量能使他們那么無畏?是二十多歲的年輕氣盛?還是職業屬性的看淡生死?我覺得都不是!是我黨理想信念的加持,是共產黨員誓詞的詮釋,只有我們黨領導下的隊伍才有這樣的精神和毅力,為人民赴湯蹈火不只是說說而已。”
被選派到應急廳跟班學習的優秀基層選調生李順康同志也是第一時間加入臨時黨支部,他非常激動:“沒想到跟班學習才兩個月就接到如此重大兇險的任務,這是我在基層完全沒有過的經驗。當時,整個成都還處在靜默狀態下,可地震發生后不到十分鐘,我就隨第一批工作組從廳里出發了。大家動作迅速、分工協作,‘應急鐵軍’的形象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別是地震第二天前線指揮部就成立了臨時黨支部,所有黨員以身作則、沖鋒在前,協調組織會議、分類收集信息、匯總核實數據、處理印制文件等等工作,大家精神高度集中、通宵達旦,全力以赴完成了各項搶險救援任務。”
百年建黨之路上,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是中國共產黨的寶貴經驗之一。從革命到建設,從改革到發展,我們黨始終堅持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強調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重視各級黨支部建設,不斷激發生命力、提升凝聚力、強化戰斗力。在面對疫情防控和抗震救災雙重艱巨任務時,中共四川省應急管理廳直屬機關委員會充分發揮了戰斗堡壘作用,支部黨員英勇無畏、吃苦耐勞,起到了良好的先鋒模范作用,為打贏這場救命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的硬仗,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切實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應急管理廳機關黨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