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市檢察機關以理論學習引領黨建業務理念融合,以“同心圓”黨建品牌矩陣創建為抓手,一體推動全市檢察機關黨建工作,破解市級院對下黨建指導不足的難題,推動黨建業務融合高質量發展。成立“同心圓·雙保中心”,各區縣院設“同心圓·雙保中心”服務站,集合司法、行政、企業力量,構建聯動護航民營經濟“同心圓”。江陽區檢察院組建“同心圓·江檢縱衛”知識產權保護辦案團隊,護航瀘州酒業發展,被最高人民檢察院確定為首批知識產權辦公室指定辦案聯系點。2022年,“縱衛”知識產權保護辦案團隊被列入四川省第一批“三培育三引領”基層院建設工作典型,并被省院評為“基層院優秀辦案團隊”。
黨建舉旗定向,把政治忠誠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筑牢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成立知識產權黨支部,堅持將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對知識產權工作的要求作為知識產權黨支部的工作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過“久久講習黨建課堂”、領導干部帶頭講黨課、檢察官在“三會一課”分享黨的新理論新知識等形式,解決干警黨的理論知識更新不及時、黨的理論學習不深入等問題。以“4.26”知識產權保護日為契機,舉辦“積極開展發明創造、尊重保護知識產權”主題黨日法治宣傳活動,黨員檢察官深入群眾,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同真實案件相結合,推動黨的理論與知識產權保護同宣傳同推進。同時,深入聯系企業,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綱領,幫助企業完善內部機制、堵塞監管漏洞、規范經營活動,推動企業在法治軌道上發展。2022年,知識產權黨支部培育的2名講師分別被市委宣傳部和區委選為基層理論宣講員、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分團成員。
黨建強化擔當,以專業化辦案服務發展大局。建強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將知識產權辦案團隊納入知識產權黨支部,支部書記、團隊負責人“一肩挑”,抽調黨性和業務能力強的黨員干警加入辦案團隊,實現知識產權支部與業務團隊管理相融合,切實提升專業辦案水平,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示范作用,帶頭辦理疑難復雜案件,在辦理魏光富等人假冒注冊商標案件過程中,黨員業務骨干改變傳統的提前閱卷、參與案件討論的介入方式,將提前介入時間前移,深入案發現場提供偵查意見,成功為酒企挽回經濟損失277萬余元,該案獲評2021年省院知識產權檢察保護優秀案例。同時,以數字賦能知識產權保護,通過運用大數據監督模型,對類案線索進行分析梳理,發現“郎”注冊商標防偽技術不被公眾知悉、“瀘州老窖”“國窖”等注冊商標存在經銷商制假售假的情況,分別向各公司發送檢察建議并得到采納。自辦案團隊建立以來,共辦理知識產權案件76件227人,追贓挽損1800余萬元,3件案件獲得省級知識產權優秀案例。
黨建引領統籌,借力借智凝聚多方保護合力。踐行黨建引領,凝聚合力的思路,加強與相關部門、社會團體、民主黨派的溝通和聯系,整合資源、廣納良策、形成合力,為做好知識產權保護做出努力和貢獻。一是聚合統一戰線力量,舉辦民主黨派、工商聯、統戰團體“檢察開放日”活動,加強與民主黨派的協同協商,共話知識產權保護舉措。與致公黨江陽區基層委員會等3個民主黨派建立檢察監督與社情民意信息銜接轉換機制,促進案件成果向社情民意轉化。二是依托“同心圓·雙保中心”,以黨建為指引推動各方業務力量融合互促。加強與工商聯的協作和聯系,與區工商聯共建協作機制,入選2022年全國工商聯與檢察機關共建溝通聯系機制100對典型案例。搭建知識產權局、市場監管局、法院等部門參與的“瀘州市知識產權一站式保護工作站”,開展法治宣傳、法律咨詢等一站式服務,被納入瀘州市《酒城法治能級提升實施方案》并開展建設工作。與公安機關、人民法院和行政機關協作,聯合制定《關于辦理侵犯假冒名優酒注冊商標案件證明標準的通知》等文件4個,推動形成知識產權“一體化”保護格局。
(瀘州市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