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陽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不斷把“紅色基因”注入工程建設,堅持樣板引路、試點先行,以北部新城路網及雷音大橋工程項目為“紅色工地”試點,積極創新實踐“353”黨建模式,夯實項目黨建基礎,為推進城市規劃建設大會戰提供堅強保障。
構建三大體系,合鑄“紅色引擎”
圍繞項目工程建設各方面重點工作,積極構建三大體系,打造推進項目高質量發展的“紅色引擎”。構建“多方聯動”的組織運行體系,探索構建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指導、建筑工地建設方和施工方主體推進的組織服務架構,實施“機關支部+項目支部”結對共建,選派9名機關黨員下沉項目開展對接服務,充分發揮18名工地黨組織黨員作用,筑牢建設工地安全屏障。構建“務實高效”的管理實施體系,建立北部新城路網及雷音大橋工程項目臨時黨支部,由市住建局分管副局長任書記、相關科室負責人與項目負責人任支委委員,明確了支部與建筑項目管理的職責分工,將黨建與工程項目深度融合,結合建筑施工實際情況,黨員亮明身份、分區定責,爭做標桿表率,營造“工作有榜樣、工人有干勁、施工有監督”的比學趕超良好氛圍,真正把“支部建在項目上”,讓“黨旗飄在工地上”。構建“規范全面”的監管體系,深化對“紅色工地”活動開展成效的量化評價,規范《資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紅色工地”試點建設內容》,建立30項考評指標,推進“紅色工地”以項目黨組織為核心,引領各參建方進一步完善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提升工程質量精細化管理質效。
打造“五型”支部,實現“兩個融入”
引導項目打造“五型”黨支部,推進黨建工作橫向融入項目建設全過程、縱向融入施工管理全要素,為項目建設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強根基補短板,打造學習型黨支部。堅持把學習作為支撐臨時黨支部的重要載體,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常學常新,以黨課、工地大講堂、工地夜校為依托,支委帶頭、黨員輪值宣講解讀,通過“每周一學”把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引導全體員工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夯基礎抓落實,打造標準型黨支部。臨時黨支部堅持從基本組織、基本建設、基本制度抓起,認真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基本制度,抓實抓細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確保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能夠有效發揮。創載體增活力,打造效能型黨支部。以項目建設重點難點為融合點,開展“黨建+安全、履約、質量、技術創新、降本增效、文明工地創建”等主題活動20次,營造“支部黨員有作為、服務群眾有成效”的良好氛圍,助力精益建造,打造精品工程。聚合力促生產,打造活力型黨支部。堅持“圍繞建設抓黨建,抓好黨建促建設”,組織開展“黨員突擊隊搶工期”、“黨員先鋒隊攻難關”、“青年突擊隊獻良策”等活動8次,不斷激發黨員干部服務生產經營工作的活力。強文化凝聚力,打造和諧型支部。結合項目實際,堅持以收心、鼓勁、關懷為主旨,主動走近一線員工講責任、談敬業、論情懷,了解掌握員工思想動態和訴求,開展青年員工職業規劃微論壇6期,努力為員工解除工作和生活中的后顧之憂,凝聚上下同欲士氣。
建強三支隊伍,突出“作用發揮”
堅持發揮黨組織領導核心的原則,打造在急重險難工作中拉得出、叫得應、打得響的黨員干部隊伍、團員青年隊伍和工人骨干隊伍,黨員身先士卒沖在前,帶頭解決施工過程中“硬骨頭”,團員青年和工人骨干全力配合,“三支隊伍”共同奮斗,攻堅克難,共筑精品。采取黨員分區履責控質量保安全。牢固樹立“講黨性、做奉獻,保質量、促安全”的理念,設置黨員先鋒崗5個、劃分黨員責任區9個、組建黨員攻關小組3個,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現“黨員帶頭”的網格化管理,引領帶動職工工作積極性,有力地保障了工程質量、安全以及施工進度。發揮青年熱情推動項目攻堅。通過推行項目“劃組定崗、分工定責”的網格化高效管理機制,充分發揮團員青年“青春有我、奮斗有我”的工作熱情,鼓勵在工程建設與管理細節上不斷建言獻策,收集意見建議61條,不斷提升責任意識與能動性,在“急、難、險、重、新”任務中砥礪奮進、全力攻堅,高質高效推進項目建設。激活骨干作用推動安全文明施工。依托臨時黨支部定期組織談心談話、交流學習、應急演練等活動,以黨建深化人文關懷,全面提升建筑工人安全意識、責任意識,激發工人骨干主人翁意識,積極參與重點環節施工、問題隱患整改等工作,保障施工過程安全,工程質量可控,推動安全文明施工標準化。
(資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