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原縣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目標任務,堅持在黨員隊伍建設、鄉村治理建設、產業發展建設上下真功夫,不斷推動農村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注重黨員隊伍建設,建強組織堡壘。建立縣級層面發展黨員聯審機制,明確政治審查四個方面內容。持續將黨員發展指標向農村傾斜,注重發展思想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群眾基礎牢的優秀年輕黨員,建立“四類”農村黨員分類管理模式(在職、無職、流動、老年黨員),構建“黨校統籌+流動黨校+志愿服務”多元化教育平臺,采取“走出去+請進來”、“菜單式”點學、“集中培訓+實地調研+專題研討”相結合的培訓方式,分級分類舉辦各類專題培訓班118期,全面加強黨員教育管理。
注重鄉村治理建設,優化服務功能。持續深化“四抓兩整治”,健全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厘清基層治理清單,將自治、法治、德治綜合治理,教育醫療就業公共服務,水電路網民生需求等納入網格化服務管理,建立統一的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共性清單,建立村“兩委”主導、黨員帶頭、村民共同參與的村級自我服務機制。嚴格落實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制度,常態化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
注重產業發展建設,激發內生動力。實施黨建引領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升計劃,全面加強村黨組織對集體經濟的領導,推動村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擔任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堅持黨員示范帶動群眾積極參與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建成唐日合作社等牦牛標準養殖基地5個、聯戶聯營基地100個。以省級財政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全國組織振興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項目資金為主體,整合各級各類資金,因地制宜確定主導產業,探索推行以資產盤活型、項目帶動型、資源開發型、多元合作型為主的聯動發展模式,積極拓寬發展渠道,激發集體經濟活力,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
(阿壩州紅原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