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紅原縣堅持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通過聚焦關鍵少數、組織引領、智力支撐、管理機制,不斷激發組織振興活力,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為鄉村振興美麗畫卷增色添彩。
聚焦關鍵少數,建強黨員隊伍添成色。分類分批舉辦科級領導干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駐村第一書記鄉村振興主題培訓7期500余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全面提升鄉村振興實戰本領。嚴格落實“四個不摘”工作要求,4個省級單位駐村幫扶3個鄉鎮5個村;3個州級單位駐村幫扶3個村;35名縣級領導包聯10個鄉鎮35個村(社區),選派19名駐村第一書記、31名駐村工作隊員到村開展工作。制定出臺《紅原縣“十四五”鞏固拓展脫貧成果規劃》《全面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堅持一手抓鞏固脫貧成果,一手抓鄉村全面振興,保障鄉村振興工作有力推進。
聚焦組織引領,筑牢鄉村基礎強底色。有序推進“三家園”工程建設,圍繞打造生態美麗、和諧幸福、富裕小康家園目標,投入3.78億元,完成了3個示范鄉鎮、4個示范村、2個重點幫扶村抓點示范創建工作,全面推進高原牧區鄉村建設由表及里、形神兼備、全面提升。統籌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投資2.46億元,實施銜接資金項目82個。建立“龍頭企業+集體經濟+聯牧聯營”利益聯結機制,培育省級五星級牦牛現代農業園區1個,涉農企業6家,直接帶動4500余牧戶,人均增收8000余元,輻射帶動3000余牧戶,人均增收6000余元。
聚焦智力支撐,健全人才體系增特色。聚焦紅原人才需求,以教育、衛生、農業三大領域為重點,實施“阿壩英才計劃”“碩博進阿壩”引才行動,招錄教育、衛生、林草等領域緊缺人才72名,引進碩士研究生3名。依托“聯戶聯情”群眾工作,開展免費義診、免費測量血糖等“巡診義診”活動21次,惠及群眾1萬余人次,免費發放藥物約9萬余元。依托紅原縣科技特派團“組團式”幫扶力量,開展畜牧養殖、蔬菜種植等農業產業實用技術培訓和指導163場(次),累計培訓本土技術人員1000余人次;發放《牦牛養殖》、藏漢雙語《川西高原優質牧草生產加工實用技術》等技術手冊800余冊、發放藥品價值8000余元。
聚焦管理機制,夯實鄉村振興明本色。嚴格落實“聯戶聯情”群眾工作,形成縣級領導包鎮聯戶、鎮街領導包村、村“兩委”班子成員聯系群眾體系。完善“村黨組織—網格黨小組(村民小組)—黨員聯系戶”網格化管理體系,全縣35個村(社區)建立105個村(居)民小組黨小組,劃分247個網格聯系戶,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基層網格組織體系。劃分全縣10個邊界地鄉村區域黨建片區,圍繞非法集資、偷牛盜馬、“三資清理”、草場租賃等難點堵點,10個鄉鎮與6個相鄰縣的30個鄉村開展“三山一界”黨建工作,消除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空白點”。完成鄉村“雪亮工程”“天眼工程”建設,實現鄉村重點部門、重點部位、重點路段全覆蓋;村(居)民小組“智慧喇叭”全覆蓋,實現“一網管全局、一屏知全域”。
(紅原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