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阿壩州壤塘縣積極對標州委“以人定格、以格定責、服務到格”工作要求,扎實推動“微網實格”工作,完善建立“網格黨小組”工作機制,實現黨組織在基層治理中的引領作用,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健全組織體系,暢通基層“神經末梢”。按照“黨小組建在微網格上,服務送到家門口”的功能型黨小組模式,優化黨組織設置。根據《壤塘縣進一步強化城鄉基層服務治理健全完善“微網實格”治理工作的實施方案》堅持“管得住、無縫隙、全覆蓋”原則,組織開展“多網融合”行動,以鄉鎮為單位對現有網格逐一排查核對、全面優化整合,按照“1網格1黨支部、1微網格1黨小組”組織設置,將全縣社區、農村劃分為537個微網格、22個專屬網格,建立53個村(社區)網格黨支部和2個專屬網格黨支部,以“成立黨小組不必報請上級黨組織批準,但需報備”的工作要求,不具備組建條件,采取聯建或選派黨建指導員、下派干部等方式,建立黨小組436個,實現黨的組織和工作全覆蓋。每個黨小組不少于3名黨員,其中至少有1名為正式黨員(預備黨員可編入黨小組,按要求不能擔任黨小組組長)。并設置唯一網格專屬代碼,實現縣、鄉、村、社區網格全覆蓋。推動抓基層黨建、抓基層治理、抓服務能力在網格化管理服務中互補互促,助力在基層治理中跑出黨建引領新高度,持續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
抓實隊伍建設,選優配強“紅色管家”。以黨組織為核心紐帶,建立“網格長+微網格長+網格員+網格管理員”服務管理體系,按照“多元補充,因崗配人”原則,匯聚整合縣級幫村部門、鄉鎮包村工作組、駐村第一書記、退休黨員干部等力量,吸納2000余名黨員干部參與“微網實格”工作。梳理網格服務事項和工作標準,明確網格員5大職能和8大類基本職責,將控輟保學、安全隱患排查、信息收集等事項納入任務清單。初步形成“發展、安全、治理、服務”四網聯動模式,將黨建、宣傳、政法、衛生、安全生產等網格整合建成“一張網”,建成“一網運行,多方協作,精準服務”的隊伍。健全完善“格中黨員”考核評價機制,將網格黨員干部履職與年度黨員干部考核掛鉤,對于表現突出的黨員干部在年度評優、表彰、職級晉升等優先考慮,表現優秀的農牧民黨員納入村級后備干部重點培養,適時給予獎勵。對履職不到位的啟動組織處理等程序。
完善治理體系,嚴密扣緊“責任鏈條”。按照地域相近、互補共贏的原則,精心打造四大片區區域黨建聯盟,以上寨、杜柯、中壤塘、南木達四大片區大黨委為依托,以組織聯建、穩定聯保、資源共享、事物聯管、產業聯興、活動聯辦“六聯”機制為抓手,健全完善鄉(鎮)村(社區)黨建、單位黨建、行業黨建互聯互動機制,通過整合盤活信息、陣地、文化、服務等實現資源共享,形成黨建合力。逐級健全按季度召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成員單位職責,強化溝通、上下協同解決問題。在微網實格一線設立黨員責任區、示范崗,“亮身份、亮承諾、亮服務”,嚴格落實“一月一主題”黨員志愿服務機制,實現群眾困難訴求“一網解決”,打造一張高效能、高執行、響應快、協調強的網格力量體系,全面提升黨建引領網格治理效能。
(阿壩州壤塘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