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市始終把“兵支書”隊伍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加強部門聯動,精心選育管用,用心引領扶持,全力打造一支聽黨指揮、勇于擔當、作風優良、扎根基層的“兵支書”隊伍,激勵并引導他們成為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頭雁”、服務群眾的“貼心人”、鄉村振興的“帶頭人”。
整體聯動,選優配強隊伍。市、縣兩級退役軍人事務、組織、民政、人社等部門整體聯動,出臺《選拔優秀退役軍人進村級班子實施辦法》等,建立“基本報酬+保險補助+固定補貼+績效獎勵”薪酬體系,落實一次性學歷補助、養老、醫療等福利待遇,建優配強“兵支書”隊伍。目前,德陽市退役軍人擔任村(社區)書記、主任311人,占比26.2%。其中,德陽什邡市、綿竹市“兵支書”分別占比37.9%、38.5%。
精選精育,提升綜合實力。圍繞“重點選、精心育、逐級用、嚴格管”,建立并動態調整“一人一檔”,制定負面清單,鮮明“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讓”的導向。堅持“課堂+現場+討論+自學”培訓模式,用好定人幫帶、定崗鍛煉、定向培養等培育方式,開展座談交流、鄉村振興創業能力培訓、基層治理培訓等20余次,旌陽區在對口幫扶村授牌成立“退役軍人鄉村振興班”,廣漢市利用落地本地的全國首個“耕耘者振興計劃”培訓班,組織“兵支書”與近4萬名鄉村治理骨干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線上線下學習交流,為“兵支書”充電賦能。
引領扶持,激勵干事創業。以黨建為引領,打造堅強堡壘,建好黨建隊伍,夯實黨建“基石”,激活黨員“細胞”。獲評“四川省模范退役軍人”的“兵支書”羅玉軍、創造“物業黨建聯建”基層治理“樂安經驗”的胥懷君、通過種植中藥材實現村集體收益15萬元/年的陳磊等人的典型事跡,推動“培養一人、帶動一批、示范一片、致富一方”,發揮黨組織和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的動力源作用。整合資源,依托“雙創孵化園”“就創導師團”等提供創業孵化、就創指導、品牌策劃等服務,綿竹市推出最高30萬元的“兵支書”鄉村振興貸,羅江區搭建政銀“紅色互動平臺”,提供最高5000萬元的生產經營類貸款,大力扶持干事創業。
(德陽市直機關工委 德陽市退役軍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