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市政務服務局堅持結果導向,立足群眾企業實際感受,在政務服務干部隊伍作風轉變、能力提升上下足真功夫,不斷在為民服務事業上探索有溫度的服務舉措、踐行暖民心的務實行動,切實以為群眾服務的實效檢驗作風能力提升的成效。
一、在服務意識上下功夫,激發奮發作為新動力。一是立足崗位“學”報告。開展“一起學報告、奮進新征程”集中學習教育,依托政務服務“慕思課堂”、學習強國等陣地平臺,以黨支部、窗口專區為單位,分層分批組織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精神10次,開展“黨的二十大精神”知識測試5次,確保真學實學、人人過關,為“弘揚好作風、建功新征程”打牢思想理論基礎。二是立足崗位“踐”初心。開展“小我融入大我、政務服務有我”主題社會實踐,以主題黨日活動、對口聯系幫扶為契機,開展“溫馨便民日·暖暖鄰里情”“插秧促興糧 鄉村振興我幫忙”等聯合主題黨日活動3次,開展“點亮微心愿”活動,支部書記帶頭為民辦成實事12件,迅速掀起主動踐行初心使命、主動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實踐熱潮。三是立足崗位“健”機制。針對公文處理、窗口服務禮儀、營商環境測評、領導交辦事項等工作,綜合業務培訓5次,組織召開市縣聯席會議、專題推進會議等,研究年度重點任務、當前重點工作等10余次,完善局機關公務員日常考核機制、臨聘人員管理制度2個,全面提升干部職工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獲得感,切實解決“干與不干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等問題。
二、在服務窗口上下功夫,塑造微笑服務新形象。一是推行陽光服務,以公開透明提高群眾認可度。持續做實“窗口腐敗”問題專項整治,針對局機關及大廳窗口115個崗位梳理查找高、中、低風險點449個,完善防控措施260條,全面推進行政效能視頻監察系統直達全市各鎮便民服務中心(站);制發《關于開展“一件事一次辦”、“四辦”和公共服務事項目錄梳理公布的通知》,梳理并向社會公布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即辦事項清單、就近辦事項清單10余個,實現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涉及國家秘密,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00%進駐平臺運行。二是推行規范服務,以便捷高效提高群眾便捷度。堅持群眾視角,按照“劃片分區、分類集中、分片管理”思路,把握“順向、集約、高效”原則,推動公安多警種綜合服務窗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窗口、企業開辦綜合專區等建設,完成全省首批政保、治安、交警、監管、網管、戶證、禁毒、交管等公安警種以及醫療保障事務中心窗口整體入駐市政務服務大廳,并嚴格按照“每日一巡邏、每周一總結、每月一通報”管理入駐政務服務大廳的工作人員考勤和工作紀律,全市實現承諾時限較法定時限壓縮89.47%,即辦率達74.71%。三是推行微笑服務,以熱情甜蜜提高群眾滿意度。修訂完善“作風好效能優流動紅旗”窗口及“政務服務明星”評選辦法、窗口工作人員AB崗工作機制,制定出臺《全市政務服務幫辦代辦服務聯動機制》,圍繞企業開辦、工程建設審批、不動產交易登記、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障等企業群眾高頻辦理事項,探索建立“幫辦代辦”志愿服務聯盟,組建專(兼)職幫辦代辦服務隊伍,梳理形成首批次“市本級幫辦代辦事項清單”186項,評選“作風好效能優流動紅旗”窗口20個,“政務服務明星”53名,累計為企業群眾提供幫辦代辦服務超14萬次。
三、在服務平臺上下功夫,用好數字服務新賦能。一是持續深化“甜成辦”。全面完成天府通辦內江分站點“甜成辦”適老化改造,建設本地特色服務專區8個,上線醫療就診、交通出行等本地特色應用155個,推出“助企紓困”“跨域通辦”等服務套餐6項,推動100%縣(市、區)移動端分站點開通上線,加快實現“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二是深入推動“集成辦”。以“高頻查詢類、簡單辦理類、使用打印類”服務為導向,積極推動自助終端創新應用試點,完成7個縣(市、區)集成式自助終端設備投放;以企業群眾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高質量完成國家13項及省47項“一件事”線上線下規范配置及推廣運行,自行拓展市級“水電氣訊一件事一次辦”等精品套餐共18個,今年以來,完成辦理國家、省級“一件事”1317件,實現全市“綜窗”入住率、鏈接可用性和辦事指南準確率均達100%。三是精心打造“在線辦”。制發《內江市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親清在線”專線管理辦法(暫行)》,依托內江市12345熱線,開設“親清在線”企業服務專線,健全涉企訴求“接辦督”閉環運行機制,實現7×24小時“1”鍵直達快速受理企業的咨詢、求助、投訴、舉報等各類訴求。今年以來,推進183件企業訴求專線、專班、專項、專賬重點提速辦理,按時辦結率和滿意率均達100%。
四、在服務質效上下功夫,扛起甜蜜政務新擔當。一是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組織梳理項目用地規劃許可等4個階段55項審批服務事項,分級分類建立審批服務事項清單,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辦理時限壓縮至60個工作日以內;推行聯合驗收“一口受理”,采取分期驗收、“驗登合一”等方式,推動竣工驗收辦理時限壓縮至5個工作日;深化工程建設審批系統應用,“一表式”制定全流程辦事指南和審批材料清單,精簡審批材料至167項,全面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全流程網辦,切實解決工程項目審批慢、審批難、審批程序繁雜等問題,實現項目審批“一次辦好”。截至目前,完成工程建設審批系統主線辦件1639件,輔線辦件2787件。二是規范行政審批網上“中介超市”事項管理。突出“省清單+市清單+審批事項實際辦件清單”,逐項去重、補缺,精準梳理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276項,形成《內江市市級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清單(2022版)》;突出“精準化”“多樣化”“數字化”“規范化”,依托四川省政務服務平臺,規范梳理需求發布、公告審核、服務評價等7個網上辦理流程,全面推動企業入駐、需求發布、項目競標、合同簽訂、服務評價等流程全程網辦、快辦。截至5月23日,新邀請入駐企業630家,較去年全年增長386.5%,累計入駐企業793家,總入駐量位列全省第4;今年以來,成功辦結中介服務事項818件。三是建好用好“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制定《內江市政務服務“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管理辦法(試行)》,持續暢通反映渠道,在全市各級政務服務大廳優化完善“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為企業、群眾提供窗口和12345熱線等辦事不順利的訴求反映渠道;堅持分類辦件,對受理范圍內“辦不成事”問題按照咨詢類、投訴類、辦件類分別繪制辦理流程圖,分類進行跟蹤督辦;建立反饋機制,統一實行“受理—研判—交辦—辦結—評價—總結—歸檔”全流程閉環管理,對企業、群眾反映的“辦不成事”事項進行臺賬登記、匯總分析、及時改進優化、避免重復出現,確保群眾和企業的事“辦得成”“辦得快”“辦得好”。今年以來“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受理、辦結事項87件,辦結率100%,群眾滿意率達100%。
(內江市政務服務局)